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硕士生导师介绍 - 正文

万剑

发表日期:2025-07-13 20:59:35 | 点击数:

硕导个人简介

姓名

万剑

性别

出生年月

1984.5

 

职称

正高级工程师

学历/学位

博士

Email

wanjian@jit.edu.cn

办公电话

18913805155

通信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

邮编

211169

专业名称

电子与信息

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交通感知与管控、高新技术研发与产品化

个人简介

 

 

专注于交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相关的教学服务、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研究交通要素多源感知、优化及管控技术,研发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交通数据模型,研制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运输等软件系统。发表论文20余篇(SCI/EI检索9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取得软著12项,完成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发明奖12项。在智能交通世界大会(ITS World Congress)等国内外技术论坛上主持或演讲10余次。

研究内容突破车辆停车状态感知、交通运动目标感知易受环境干扰等技术瓶颈,解决交通运行状态预测与预警精度低、泛化性能差等难题,构建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模型提升交通运行监测与决策效能;研发了智慧公路车路协同系统、交通运输大数据分析精准执法系统、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船舶运行监测与管理系统、公路交通人工智能感知系统、智慧停车管理与服务平台等多套系统产品,在江苏、重庆、宁夏、山东、安徽等多个省份得到推广应用。

被评为江苏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交通运输高层次人才、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南京市秦淮区中青年优秀人才。

欢迎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研究的有志同学加入团队。

 

主讲课程

及教学成果

 

受聘为东南大学、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指导15余名硕士开展科研与学术论文工作,向在校本科生授课达1500人次。筹建江苏省首个智能交通科普教育基地(受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认定),依托交通信息化研发成果与典型工程案例,为交通、工信、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从业者、高校师生讲授数据建模分析的前沿技术、新理念与发展趋势。

1、主讲《人工智能方法与应用》《人机交互技术》。

2、获得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

3、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一项,进入决赛。

4、指导一届研究生、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

5、主持智能交通教学、数据感知与人机交互实验室(车路协同部分)建设。

代表性成果

 

一、发表论文

1.Jian Wan, Chunguang Wang, Yiming Bie, (2023). Optimal Traffic Control for a Tandem Intersection With Improved Lane Assignments at Presignals,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ganize, 2-17.(SCI, JCR 一区)

2.Jian Wan, Peiyun Yang, Wenbo Zhang, Yaxing Cheng, Runlin Cai, Zhiyuan Liu,(2022). A taxi detour trajectory detection model based on iBAT and DTW algorithm, Journal of Electronic Research Archive, 30(12), 4507-4529.(SCI, JCR 一区)

3.Qi Zhang, Yukai Wang, Ruyang Yin, Wenyu Cheng, Jian Wan, Lan Wu, (2023).A data-based framework for automatic road network generation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micro-simulation. Electronic Research Archive, 31(1), 190-206. (SCI, JCR一区)

 

二、授权专利

1、一种公路抛洒物事件视频检测系统及方法,发明授权,ZL202110119349.7,排名第1

2、一种具有停车指数分析功能的车位状态检测器,发明授权,ZL201510012540.6,排名第1

3、基于模糊识别技术的地下空间反向寻车系统,发明授权,ZL201310431360.2,排名第1

4、一种实现ZigBee传输DALI总线协议的照明控制装置,发明授权,ZL201210303379.4,排名第1

5、基于shockwave交通流模型的感知数据补全方法,发明授权ZL202211732054.8,排名第1

6、一种适用高并发出行数据的居民出行规律快速提取方法,发明授权ZL202110829369.3,排名第1

7、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及方法,发明授权,ZL201910528470.8,排名第2

8、一种公路交通事件自动化视频巡查系统及方法,发明授权,ZL201911392412.3,排名第2

9、基于机器视觉的交通标志牌缺失检测方法,发明授权,ZL201811600053.1,排名第2

10、一种道路行驶车辆车型自动识别系统,发明授权,ZL201811582184.1,排名第3

11、地下空间停车信息感知与诱导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发明授权,ZL201310431314.2,排名第3

12、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营运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发明授权,ZL201610958265.1,排名第4

13、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车违法上下客的检测方法,发明授权,ZL201811350123.2,排名第4

14、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预警车载终端及其预警方法,发明授权,ZL201510012333.0,排名第4

 

三、获得奖项

1、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宏微观一体化仿真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4.11

2、江苏省“十四五”智慧交通发展规划,江苏省工程咨询协会,江苏省工程咨询协会一等水平,2023.5

3、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路网主动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2.4  

4、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流量与运行态势分析,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1.12

5、基于机器视觉的公路智能巡查系统,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奖,2021.12

6、基于多源大数据的新一代交通规划方法体系研究,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1.1

7、基于大数据的营运小客车运营监管服务技术研究,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1.12

 

近期在研项目

2025年纵向项目到帐5万元、横向项目到帐40万元,具体项目如下:

① 基于无人机视频巡检的内河航道护岸状态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纵向项目,编号:21-15-1)

② 公路交通感知与事件监测系统研发(横向项目,编号jit-h-2025-223)

③ 基于低空无人机巡检的公路交通事件AI分析关键技术研发(横向项目,编号:jit-h-2024-507)

④ 基于具身智能的多源信息感知机器人决策技术(项目预研)

 

 

版权所有:金陵科技学院 软件工程学院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邮编:211169 电话:025-86188709 E-mail:rjxy@jit.edu.cn